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12
09
人大国发院参与研究编写 中国入网26年来首次发布《网络诚信发展报告》
来源:新华信用

2020年12月7日,以“守信互信 共践共行——携手推进网络诚信建设”为主题的2020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在山东曲阜尼山圣境举行。

“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诚信建设论坛”上,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张勇,首次发布了《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报告》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研究编写,全面呈现了我国网络社会中的诚信建设现状,并为今后网络诚信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

9a9d608ead2b4ec094a387fbf3c2d7da.png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2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05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49亿,从2013年起连续七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在内容上,《报告》实现了四个“首次”:首次定义了网络诚信概念。《报告》指出,网络诚信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网络空间活动中尊崇道德、遵守法律、履行契约、恪守承诺的状态。首次对我国网络诚信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我国网络诚信建设的发展大体经历了1994年至2011年的初步探索、2012年至2016年的规范发展、2017年至今的综合治理三个阶段。首次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诚信建设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加强信用建设,社会发挥监督作用、推进行业自律,广大网民提高自律意识、践行诚信理念,初步形成了国家主导、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网络诚信建设格局,网络诚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首次研究提出构建网络诚信建设的体系框架。《报告》围绕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网络诚信建设,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一是加强统筹,着力构建网络诚信建设体系。着力构建包含法规支撑、信用标准、诚信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控、社会监督等六大子系统的网络诚信建设体系。二是共践共行,推动形成协同治理诚信建设新格局。推动多方共同参与建设、多种力量协同治理,着力构建部门管理责任到位、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压实、社会共同责任清晰的主体多元、手段多样、成果共享、务实管用网络诚信协同治理新格局。三是综合施策,充分运用多手段推动网络诚信建设。以系统整合、综合施策的思路来寻找破解网络违规失信的行动方案,统合运用法治规范、技术支撑、信用监督等多种手段推动网络诚信建设。四是厚植根基,积极培育网络诚信文化。要深化教育引导,让网络诚信意识入脑入心;强化实践养成,使诚实守信成为自动自觉;营造社会氛围,用良好生态涵养诚信底蕴,为网络强国和信用中国建设书写精彩华章。

《报告》还总结我国网络诚信建设取得的十项成绩和经验,梳理分析网络诚信建设面临的五大问题和挑战。

中国网络诚信建设的实践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加强信用建设,社会发挥监督作用、推进行业自律,广大网民提高自律意识、践行诚信理念,初步形成了国家主导、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网络诚信建设格局,网络诚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法律法规不断健全

制定出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民法典》《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诚信原则、规范网络诚信行为,对我国网络诚信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为网络诚信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2.协调机制不断完善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签署《“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开展多部门协调联动,共享信用信息,实施联合激励惩戒等,形成推动网络诚信建设的强大合力。

3.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开展“清朗”“剑网”“云剑”等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自媒体乱象、直播短视频、商业网站平台、未成年人网课平台等专项整治,依法依规重拳打击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电信网络诈骗等网络违法失信行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

4.宣传教育不断深入

举办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组织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发布“诚信之星”先进事迹,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等,以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广泛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大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氛围和网络环境。

5.企业责任不断压实

广大互联网企业重视企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企业诚信内生机制,加强平台管理,打击炒信失信,规范网络交易,厚植企业诚信文化,维护信用秩序,净化市场环境,积极履行企业主体责任,自觉做诚信经营的实践者、倡导者、推动者,彰显企业社会担当。

6.技术应用不断创新

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合辟谣平台、平台经济领域炒信失信信息共享平台等,在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企业营商活动信用建设的提质增效,提升了网络内容信息治理效率,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更加公平诚信的竞争环境。

7.新闻舆论监督不断加强

主流媒体、商业网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重大主题集中发声,针对专题热点及时引导,自觉投身内容生态治理,褒扬正面诚信典型,贬斥负面失信案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营造网络诚信氛围,为构建网络诚信环境发挥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8.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发挥

网络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支撑、桥梁纽带、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网络综合治理,指导协调互联网企业签署诚信承诺书、制定网络自律公约、举办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发布中国网络诚信十大新闻,多措并举参与推进网络诚信制度建设,共绘网上网下同心圆。

9.信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与重点领域信用信息采集,探索大数据分析在网络诚信领域的应用,大力推进金融信用、个人信用、公共信用服务,促进政府和市场共建共创、共享共用、互利互赢,为推动诚信体系建设提供市场化、专业化力量支持。

10.网民诚信意识不断提高

我国网民是网络诚信建设的主人翁和主力军,随着诚信宣传教育的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守法普法工作的不断推进,网民的诚信意识、诚信素养、网络维权意愿日益增强,在规范网络言行、营造文明网络环境上发挥正能量,为网络空间治理和诚信建设注入内在动力。

中国网络诚信建设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网络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加快迭代,网络传播规律发生深刻变革,网络空间违规失信新旧问题交织叠加,给网络诚信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1.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通过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网络介质,在没有事实依据之下,传播带有攻击性、欺诈性、目的性的话语和信息。

由于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网络谣言的传播对网络环境更具破坏力。调查数据结果显示,66.6%的被调查者曾经常遇到过网络谣言,24.7%的被调查者有时遇到网络谣言,6.4%的被调查者很少遇到网络谣言,而仅有2.3%的被调查者从未遇到过网络谣言。数据说明,网络谣言已然成为网络诚信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2.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是指在网络经济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宣传,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

虚假宣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调查数据结果显示,56.7%的被调查者曾经常遇到过虚假信息,30.6%的被调查者有时遇到虚假信息,9.8%的被调查者很少遇到虚假信息,而仅有 2.9%的被调查者从未遇到虚假信息。数据说明,虚假宣传已经成为网络诚信建设需要面对的问题。

3.泄露个人隐私

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成为网络诚信领域的重要隐患。泄露个人隐私会给网民带来骚扰电话、垃圾信息、垃圾邮件、网络诈骗等多种困扰,保护个人隐私就是保护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28.5%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常遭遇个人信息泄露,32.7%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时遭遇个人信息泄露,24.0%的被调查者很少遭遇个人信息泄露,而仅有 14.8%的被调查者从未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网民不同程度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4.网络恶意营销

网络恶意营销,即企业或个人为了取得商业利益,选择在特定时机利用煽动性话语刺激公众情绪、博取舆论关注,从而吸引流量变现盈利。网络恶意营销主要有三种获利方式:一是网络营销账号通过博取更多粉丝关注,实现流量变现;二是通过插入跳转链接获得相应受益,这其中不仅包括购物链接,还包括跳转到涉黄涉赌等违法内容的链接,吸引粉丝点开后实现恶意变现;三是在收取他人费用后针对其竞争对手编造谣言,或者专门散布某些企业的不利甚至不实信息进行故意敲诈,让对方主动联系自己谈判以收取所谓“撤稿费”。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61.9%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标题党”现象非常严重,30.3%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标题党”现象比较严重,6.4%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标题党”现象一般严重,1.4%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标题党”现象不严重。这一数据表明,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炒作“标题党”文章以吸人眼球、博取流量。

5.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通常指主要行为和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12.9%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常遭遇过网络诈骗,27.1%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时遭遇网络诈骗,35.5%的被调查者很少遭遇网络诈骗,而仅有 24.5%的被调查者从未遭遇过网络诈骗。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网民不同程度遭遇过网络诈骗。

此外,大会还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网络诚信十大新闻、2020年度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辟谣榜,集中展示社会各界推动网络诚信建设的具体实践。

本届大会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山东省网信办主办。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连维良,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梅君,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任鸿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主持开幕式。

2020年度中国网络诚信十大新闻

一、《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实施 为推进网络诚信建设提供制度遵循

二、中央文明委集中开展诚信缺失专项治理行动 重点整治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失信问题

三、健康码成疫情期间诚信试金石 互联网技术助力构建网络诚信空间

四、公安部开展“云剑-2020”行动 严厉打击网络失信等犯罪行为

五、部门联动开展2020“清朗”专项行动 重拳整治网课平台诚信缺失乱象

六、全国多地出台社会信用条例 构建以网络诚信为基础的信用管理机制

七、互联网平台齐发力 合力打赢疫情谣言阻击战

八、20家互联网平台企业签署承诺 共同维护网络诚信市场秩序

九、《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发布 重点解决“大数据杀熟”等网络失信行为

十、多部门联手打击网络直播乱象 网红女主播直播售假现场被抓

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辟谣榜

1.疫情暴发初期,网络流传“新冠病毒为人工合成”等阴谋论信息,散布伪科学忽悠公众。

2.传言称受疫情影响,国内粮食短缺,要赶紧囤米抢油,故意制造社会恐慌。

3.网传“火神山医院由日本人设计”,混淆视听,博人眼球。

4.“吃大蒜、喝白酒”等各类饮食防治新冠肺炎的说法甚嚣尘上,误导公众。

5.“低温可冻死新冠病毒”等假科普信息横行,造成认知误区。

6.虚假信息“全国各地摘口罩时间表出炉”,严重干扰全国疫情防控秩序。

7.传言“北京新发地几万人被运送到河北唐山隔离”耸人听闻,制造恐慌。

8.西方媒体胡乱质疑“中国囤积防护物资有意限制出口”,损害我国形象。

9.外媒捏造“中国黑客窃取美国疫苗研发数据”谎言,诋毁我国自主研发能力。

10.传言编造概念,称世卫组织将中国划为“疫区国”,经济将倒退20年,意图唱衰我国发展。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