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4
15
[中国人口报]黄石松 伍小兰: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优化
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健全,体制机制逐渐理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格局逐步形成。当前,面临人口加速老龄化叠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代背景,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优化与调整。

人口加速老龄化叠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代背景

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十四五”时期也是中国老年人口世代更替期。随着上世纪6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60后”群体步入老年,老年人口需求格局将发生明显变化,“60后”群体对于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接受程度更高,继续参与经济活动的情况也更为普遍,对健康养老、宜居环境、信息技术使用的需求更为强烈,对居家照料、上门健康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凸显。

疫情防控常态化对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健康环境、社会支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机构养老看,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养老机构的院内和院外管理、隔离条件、检测条件、物资储备条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居家养老看,居家高龄、独居、失能、失智等群体的照护服务、心理干预等需求更加凸显。疫情防控也使得人们的健康安全意识、自我防护意识不断提高。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

总之,人口加速老龄化叠加疫情防控常态化将对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质量、标准、政策支撑产生深刻的影响。

国际社会优化老年健康服务的主要做法

2020年5月联合国发布《政策简报:新冠肺炎疫情对老年人的影响》,202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冠肺炎与健康老龄化十年行动》系列报告,世界各国也相继采取措施对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进行优化。总结国际社会的做法,其优化重点包括:

一是强化人人共享理念。卫生保健是一项基本人权,应更新对老年人的认识,建设人人平等、人人共享的老龄化社会。在面临特定风险时,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会由于年龄歧视被忽视,这一问题需要得到充分解决。二是建立社会支持机制。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社交陪伴、针对性护理等,为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提供支持。政府要与服务提供商和社区网络密切合作,使具有不同能力的老年人能够在适合的地方安全养老,被包容和参与社区发展,让老年人得到真实的健康服务,同时保障其自立、尊严、健康福祉。三是强化社区的作用。充分利用社区现有基础设施,支持社区发展,保持和促进老年人的能力发挥,建立以人为本、无歧视、公平可及的综合初级卫生保健体系,使其与非卫生健康部门合作提供个性化、包容性服务,扩大对老年人的综合照护服务供给。四是优化资源配置。重新考虑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枢纽的作用,分散中心医院的患者流量;发展新技术和远程医疗;开启社区护士计划,有效联络居家和当地的公共卫生服务,减少老年人对病床的需求,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治疗行为,引导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参加有组织的锻炼,更大幅度发展针对居家和社区的心理健康咨询、家庭护理、个人支持、安全检查、药物提醒等服务。

优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

加快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既要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更替带来的需求新变化,也要充分考虑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健康治理模式变化,借鉴国际社会经验,不断提高老年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综合性和连续性。

要着力完善评价考核指标。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有一套科学、系统、全面、可量化的衡量指标。一是明确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主要体现的是公平性、可及性和包容性,可以包括发展水平类、支撑能力类、发展效果类等指标,反映由政府主导或推动的工作的执行和完成情况、人力和物力基础、投入与产出情况以及群众评价和满意度等。二是细化补充性指标。补充性指标主要体现的是地区差异性和个性化安排,反映不同时点、不同地区的特色和实际情况,有利于进行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比较。

要着力转变观念,在全社会树立主体性健康观。一要强化法律约束。要使相关法律和制度更好地突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进一步明确老年人及其家庭、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在树立主体性健康观中的责任。二要强化健康教育。要引导公民主动提高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构建“自我管理﹢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老年健康教育网络。

要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一要实现土地混合利用。完善现行的土地和住房政策,推动土地的复合开发利用,同一用地可以出现多种混合功能的设施,把老年健康服务设施网络切实布局到老年人的周边、身边、床边。二要完善社会支持政策。要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三要构建共建共享格局。相关政策应推动老年健康服务方式创新,促进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同时,要激发各参与主体的活力,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着力强化社区、居家服务。在社区、居家层面提高老年健康服务的公平可及水平,推动资源下沉、服务落地。一是建立完善急性医疗服务和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衔接机制,保障老年人进行医疗救治后平稳回归社区生活。二是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健康养老生态圈。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依托,形成“家庭、政府、社区、专业机构、志愿者、邻里互助”多位一体网格化服务,以志愿服务和“时间银行”为依托,形成“一老多人帮、一呼随时助”良性互动机制。三是大力发展居家照护。统筹实施家庭病床、家庭养老床位、家庭适老化改造以及智能化改造项目,探索建立延缓失能失智保障金,推进健康促进和失能预防工作。

要着力加快人才培养。一是大力发展互助式服务和志愿服务。在城市社区依托“三社联动”机制和“时间银行”,有效动员社会工作者及老年人参与到社区健康活动和服务当中来。农村地区要发挥村医作用,建立邻里互助式健康管理小组,同时,发展远程健康服务解决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充分激发健康老年人的作用。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和自我照护。三是推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包括老年基础医学、老年临床医学、老年预防医学、老年康复护理医学等在内的完整的老年医学体系,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

要着力强化科技支撑。一要加快补齐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中智慧服务基础设施的短板。加快老年健康服务领域的基础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保障能力。二要加快实现统计、人社、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加快建立老年健康政策体系与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相互衔接的支付体系。三要鼓励针对居家、社区健康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技术的创新。促进服务商开发适老化技术,建设针对老年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养老机构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等,同时,引导和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信息技术。

(作者单位:黄石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伍小兰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6raCqjU0cqRr-pfTbSj7A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