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9
27
[中国经营网]马亮:让教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来源:

9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有关情况。这十年,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教育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教育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大事,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扩招提质,既有助于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数据显示,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大幅增长,目前已超过2.18亿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着力实施,为各行各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培养大批急需紧缺人才。与此同时,职业教育日益深化职普融通和产教融合,过去十年累计培养中高职学校毕业生达到7900多万人。

过去十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人力资源大国,并向全球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胜任各行业各领域工作的人才,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增长中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有效保障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并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归根结底,办好教育就是让老百姓好上学,上好学,上学好。这贯穿教育服务的全过程,要把好教育的入口、过程和出口。

首先,“好上学”意味着要推进教育服务资源的统筹扩容和高效配置,解决教育供需之间的紧张关系。过去十年,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地增加教育财政投入,大力变革和大胆创新办学模式,有效解决了中小学学位紧缺、区域学位分布不均衡、优质学校供给不足等问题,使更多学子圆了大学梦。

我国在注重解决教育服务供给量的同时,切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服务量质并进。特别是最近三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级学校停课不停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有力保障了教育服务的连续性。

其次,“上好学”要求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显著减轻中小学生的校内学业负担和校外辅导负担。一方面是做“减法”,使学生的学校学习辅导负担减轻;另一方面是做“加法”,全面增强体育美育德育,让学生享受美好的校园时光,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各个阶段教育的功能定位和特色,充分体现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差别化作用。

最后,“上学好”需要推进各阶段教育分流和就业创业教育,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技能,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作用。这就要创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实干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中高职学校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比如,当前我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企业对普通操作工的需求锐减,但是对中高级技工的需求量则居高不下。这需要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增强教育服务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再如,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职业对教育服务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而传统培养模式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这意味着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市场应变力,使教育改革紧密贴合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避免教育服务在新兴业态涌现的浪潮中跟不上。

办好教育就要做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各个阶段的服务工作,并把各个关联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做好。比如,幼小衔接,“双减”后中小学和高中大学的衔接,都是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加强的关键环节。

与此同时,“一老一小”是教育服务特别需要关注的两头,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满足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在大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要补齐学前教育的短板,做好生育、养育和教育的衔接工作。此外,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也要加强全龄人口的终身教育,使人口素质和就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要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切实解决教育服务发展不充分和供求不平衡问题,使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与此同时,要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使教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无论思路如何调整,方法怎样创新,国企品牌故事传播力的提升都无法一蹴而就,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始终都是品牌建设的不变法则。

原文链接:让教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