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06
22
[社会科学报]马亮:“七普”数据出炉,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来源: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15—59岁人口为8.94亿人,占63.35%,与2010年第六次普查相比下降6.79%。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占比都有明显减少,意味着未来依靠“人海战术”的人口红利可能难以为继,需要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人口素质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中国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瞩目成就,同以劳动力人口规模大和劳动力素质高为典型特征的人口红利密不可分。但是,随着劳动力人口规模增长趋缓,如何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就成为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新发展格局意味着高质量发展,为此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提升人口素质,使劳动力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首先,要进一步提升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显著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20年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从每10万人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到9.91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日益提高,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人口素质和竞争力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为此,要进一步提升高中和大学的入学率,显著提高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目前各地对中考和高考的录取率限制严格,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无法通过考试并升学。与此同时,大批“双一流”高校惜招,过去20年基本没有大规模扩招,也使大量学子与高等学府失之交臂。这使进入职业高中和技术学校的学生错失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由此培养的劳动力人口将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就业需求。因此,提高高中和大学的录取率,不仅有助于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而且对于壮大和发展教育产业有重要意义。

其次,要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使其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的同时,我们面临长期以来挥之不去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一方面,很多人找不到理想工作,“啃老”、待业、慢就业等现象的存在,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没有找到理想工作,或者还没有为就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另一方面,短视频、直播、心理咨询、创业咨询等多个新兴业态的人才需求量大,但是往往招不到理想的人才,面临“一才难求”的尴尬。

就业方面的结构性矛盾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还需要持续加大和优化,使供需双方能够实现更精准高效的匹配。特别是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改革,使其能够真正适应新时代劳动力人口的就业需求,避免学校培养与就业市场的严重脱节。以文理科之争为例,社会之所以对文科存在偏见和刻板印象,就在于文科“放养式”的培养模式和文科生散漫式的学习心态,使其无法掌握职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可能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浪费了。为此要推动新文科建设,加快文科教育体系重塑,使文科强起来,让软科学硬起来,为社会培养更有职业胜任能力的新文科生。类似地,其他学科也都要加快教育培训模式的转型,适应新生代学生的学习偏好和需求,使他们在走出校门时能够有一片广阔天地。

最后,要从“人海战术”走向人机共生的智能社会,提升全社会的终身教育水平,使人与机器和谐相处,避免“机器换人”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机器换人”,可能会使一大批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如果无法走出当前就业的“舒适区”,就可能面临惨遭淘汰的失业风险。特别是在制造业、物流、仓储、交通、客服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速度最快、应用场景最成熟,对劳动力的替代也最快出现。

在“机器换人”的同时,仍然有大量工作是机器所无法取代的,也有许多工作需要人和机器配合作业。因此,亟待推动劳动力人口提高技能和转岗发展,降低和避免“机器换人”带来的失业风险,提升人机共生的就业技能水平。为此要全面提升劳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胜任新时代的职业要求。要引导劳动力人口和人工智能技术错位发展,避免某些学科的学生一出校门就惨遭失业的尴尬。要通过各种创新模式提供多样性、定制化、更具灵活性的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服务,使劳动力人口可以持续“充电”和定期“回炉”,通过就业技能的持续提升来建立工作安全的“护城河”。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原文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60期第4版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