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11
10
【新京报】黄石松:老人需要家的氛围和专业化的服务
来源:

北京市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已启动一个月,吸引体验服务老人200余人次,实现“零差评”。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黄石松,向记者介绍了他眼中应构建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和体系。

黄石松认为,从全球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普遍规律来看,老人需要家的氛围、专业化的服务,要构建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要质量更可靠、价格可承受

新京报:你认为新时代首都老人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服务?

黄石松:从全球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普遍规律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家的氛围,专业化的服务”。可以具体解释为,强调服务对象的普遍性、服务供给的可及性、服务质量的可靠性、服务价格的可承受性。

新京报:能展开说说吗?

黄石松:首先,从对象上讲,养老服务要覆盖全体老年人,而不仅是特定困难老年群体的福利事业;其次,在服务内容上,需要的是整合式、一站式服务,而不是碎片化的;在服务的送达上,希望及时、便捷、就近就便,最好(或者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离开自己的家和熟悉的环境。

另外,服务质量要可靠、可追溯;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价格可承受。中国老年人消费水平低、比较节俭,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育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房屋、土地、人工、能源、交通等成本高,服务供给价格与消费能力出现倒挂。

一个好的居家养老模式,要保证可持续发展,要有生命力,必须解决以上几方面的问题,这一点,在北京等超大型城市尤其具有挑战性。

北京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北京市构建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黄石松:2015年北京市人大在全国率先制定《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第一次将养老服务的重点从机构转向居家,这是对老龄化加速背景下,超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认知。

随后,北京市政府制定实施细则,开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行动,连续实施多个三年行动计划;引导机构将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居家,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驿站;推进街乡镇社会治理改革,强化社区对居家养老的支撑作用,增强家庭养老的功能;鼓励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智慧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签约,发展社区护理站,多措并举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目前取得了重要进展,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搭建实现了“从无到有”。

新京报:“从无到有”之后,北京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遇到了哪些问题?

黄石松:随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京人均GDP已经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的水平。随着老年人口结构和需求的变化,又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新问题,比如机构延伸到居家的积极性不高、居家养老服务技术含量低、可持续经营困难等。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从有到优”

新京报:如何应对居家养老遇到的挑战?

黄石松: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搭建必须实现“从有到优”的突破。这个突破要着力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交易成本、制度成本。

新京报:具体来说,可以朝哪些方面探索?

黄石松:首先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实现市场机制与福利机制的有机统一。要通过科技赋能,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运用大数据平台,通过信息共建共治共享,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康复辅具等智能技术和智能工具,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大幅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社会平均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统筹,发挥整体带动效应。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推广,加大医养结合政策实施力度,探索构建适合首都市情的长期照护制度。

新京报:新时代首都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养老服务体系?

黄石松: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要构建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作者:黄石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

原文链接:对话老龄产业专家黄石松:老人需要家的氛围和专业化的服务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