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11
30
【中宏网】集中爆发!全球供应链危机深层原因
来源:

导读:供应链危机本质上是近年来全球贸易和产业领域问题在疫情背景下的集中爆发。表面上看,疫情造成部分地区工厂无法开工、全球产能不足、运输能力下降以及供应链下游库存位于低位,导致供应短缺。深层次看,“断链”风险是贸易保护主义升温致使国际经贸合作受阻、对产业链造成干扰的后果,此外还受主要工业化国家劳动力短缺制约,疫情让问题更加凸显。——人大经济学院教授 王孝松

   供应链危机现在是当前各国稳定经济发展首要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当务之急,需要加强世界各国的协作。首先,世界各国携手控制住疫情,是恢复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条件。其次,在诸如芯片等关键产品上需要全球性的政治协调,避免地缘政治影响全球整体产业发展。最后,中国应该在全球供应链恢复中发挥积极协调、组织作用,加强中国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人大国发院副院长 刘青

汽荒芯荒——全球供应链怎么了

近期,全球供应链危机在世界各地爆发。在欧洲,英国人经历了汽油荒、薯片荒。德国人因供应链和原材料等因素影响,下调本年度经济增长预期至2.6%。在美洲,受供应链影响美国西海岸两大港口(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港与长滩港)出现严重拥堵,拜登政府下“猛药”改善,依然没有有效解决拥堵问题。在亚洲,日本受供应链问题影响,9月日本汽车出口同比减少40.3%,降幅之大仅次于当年东日本大地震带来的经济冲击。新加坡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枢纽,已大幅度增加员工和提高港口运力,协助缓解全球供应链中断情况。从最初的“芯片荒”到现在世界多个经济体受供应链影响出现消费品供应短缺问题,供应链中断成为各国不可忽视的危机。

“大众对供应链危机感受有一点滞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青教授表示,从长久的发展历程来看,在金融危机以前,中间产品的贸易也就是我们说的供应链产品的贸易其实是快于GDP的增长,也快于最终品贸易,是一个全球供应链扩展非常快的阶段。从金融危机之后增长就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迅速了。在近期,供应链受到大的冲击之前,还经常存在一些地区性小的扰动。

从宏观层面来看,全球供应链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从具体生活方面来看,供应链中断导致物资短缺,物价上涨,民众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对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应对策略,力求减小供应链中断带来的不利影响。但从整体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供应链危机尚未解除。

三足鼎立——全球供应链的形成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称,全球供应链(GlobalSupplyChain)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组合供应链,将供应链系统延伸至整个世界范围,根据企业的需要在世界各地选取最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

“真正的全球供应链的大发展是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球产业转移浪潮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青教授表示,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7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品里中间品的占比直线上升,这个并不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制造能力突然就上来了,也不是她的优势突然就好了,而是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过来,然后发展中国家迅速嵌入产业链里面,以至于她的中间品贸易占比迅速上升。这个过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显著,优化了全球资源配置,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民众福利,造就了世界经济几十年的快速增长期。

刘青教授称,目前全球产业链是一个“三足鼎立”的状态。分别是以美国为主北美供应链中心,以德国为主的欧洲供应链中心和以中国为主亚洲供应链中心。从贸易流的数据可以很清楚看到,这三个区域内部的贸易非常紧密,三大区域之间也有很大的贸易量。这三大体系之间形成了一个全球供应链的体系。

微信图片_20211130093415.jpg

2015年全球贸易流强度示意图(图源:《1985-2015年全球贸易网络格局的时空演化及对中国地缘战略的启示》)

拥堵涨价——全球供应链危机影响广泛

“供应链主要蕴含在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因此目前全球供应链出现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王孝松教授表示,供应链出现问题,一方面,造成生产端的原材料等供应短缺影响制造业产出;另一方面,导致消费端的产品供应短缺又影响社会生活。作为生产和消费大国,美国此次“断链”问题尤为显著,所以出现了港口拥堵、货船滞留、超市货架无货等现象。

“供应链受损产生的影响会从产业上游传导到下游,比如美国就已经到了消费品层面了。”刘青教授表示,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上游产品的那些价格上涨,但是它这个价格一定会逐步的传导到下游,就是说通货膨胀的压力其实在不同的地方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显现了。

“如果供应链问题持续下去,对于中国来说也同样面临着通胀的压力。”刘青教授称,亚洲的产业链体系比较完备,供应链相对比较稳定一些。从国际贸易的数据上看,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出口大幅度增长,其实就是在供应全世界。但受供应链影响中国10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3.5%,涨幅较大,不过尚未传导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层面。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和贸易合作不仅影响全球经济,也与社会生活正常运行息息相关。”王孝松教授表示,供应链危机的直接影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无法合作,企业与企业之间无法顺利交易,欧美市场上的很多产品价格迅速攀升,二战以后持续培育的全球化红利将消失殆尽,世界经济复苏将步履维艰。

世界多个经济强国饱受供应链问题困扰。据媒体报道,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由于其国内疫情防控不力、相关政策和管理低效等综合原因,致使出现供应链危机,其西海岸的洛杉矶港与长滩港严重拥堵。纵使拜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被外界认为是“猛药”的措施来改善状况,但目前来看收效甚微。随着圣诞节的临近,民众物资需求的增加,供应链危机的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

“虽然中国有效控制住了国内疫情,但中国处在全球供应链的中心位置,在供应链危机中也不能独善其身。”王孝松教授表示,进入2021年以来,供应链危机不仅阻碍了中国相关产业的生产进程,而且增加了出口企业的各项成本。一方面,部分大宗商品的出口国受疫情困扰,大宗商品供给减少,价格上升,传导到中国之后,使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上升,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迅速攀升。另一方面,欧美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其港口拥堵已导致航程时间变长、舱位变少、船期不准。集装箱都堵在港口和船上,也引起集装箱的缺口。因此中国出口企业面临没舱位、没箱子,已签订单的产品无法运送出去,增加了仓储成本;为了抢舱位抢集装箱,不得不多支付运费。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外贸部门的预期和信心,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一些专门面向国外市场的生产商停止生产或艰难地转向国内市场。

“断点”瘫痪——供应链危机加剧的主因

全球供应链的形成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长期发展的结果。链条各个节点分工越明确、越细化,单个节点的生产与供给就越专业、越集中。一个“断点”出现可能导致整个链条低效甚至瘫痪。在相关报道常见到这样的描述,“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加剧了供应链紧张”,那么,全球供应链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造成当前全球范围内供应链危机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疫情,对总体供应链产生影响。一个是地缘政治,对特定的产品供应产生影响。尤其是疫情,在2020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刘青教授称,过去几十年,整个世界的生产越来越全球产业链化,只要其中某一个环节受到扰动,整个产业链就会受到扰动。但问题是疫情造成的扰动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全球都在受到影响,受冲击的范围很大。另外,很重要一点就是全世界的疫情防控不同步。只要有一个地方没恢复生产,大家都会受到影响。一个地区不同步,就会放大全球,扩散到全球。这个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越高,它的影响越大。

王孝松教授表示,表面上看是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部分地区工厂无法开工、全球产能不足、运输能力下降以及供应链下游库存位于低位,导致供应短缺。但从深层次看,供应链危机本质上是近年来全球贸易和产业领域问题在疫情背景下的集中爆发。是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升温致使国际经贸合作受阻、对产业链造成干扰的后果,此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劳动力短缺和疫情让问题更加凸显。

“本轮供应链问题始于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王孝松教授认为,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影响下,一些企业离开中国,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投资建厂。这些企业原本在中国生产,长期以来是美国稳定的供应商,迁到国外之后,由于东南亚、墨西哥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中国有较大差距,因而生产供应能力有所下降,但还能为美国市场提供基本的保障。但在疫情冲击之下,这些国家的生产能力遭到重创,无法为美国国内提供稳定的供应,所以2020年底以来,美国供应链裂痕已经出现,到今年夏天,出现了严重的“供应链危机”。

稳定畅通——全球经济复苏的春天还远吗

供应链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切。10月30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上,中方倡议举办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欢迎二十国集团成员和相关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世界经济运行脉络。各国政府高层也频繁会晤,商讨供应链问题。

“供应链危机现在是当前各国稳定经济发展首要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当务之急,需要加强世界各国的协作。”刘青教授表示,首先世界各国携手控制住疫情,是恢复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条件。其次,在诸如芯片等关键产品上需要全球性的政治协调,避免地缘政治影响全球整体产业发展。最后,中国应该在全球供应链恢复中发挥积极协调、组织作用,加强中国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

“首先,发达经济体需要抛弃逆全球化思潮和举动,促进世界经济重回全球化的轨道上来。”王孝松教授认为解决全球供应链危机的首要条件是抛弃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携手抗疫,控制住疫情,才能实现全面复工复产,才能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提供保障。

“对中国而言,为进一步促进供应链稳定畅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使供应链不断健全,并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王孝松教授表示,中国供应链在疫情控制较好的情况下保持稳定,但也要努力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世界不确定性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只有形成国内外联动的双循环体系,才能建立起更加安全、更加有保障的供应链体系。即使全球供应链因为疫情、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不可控因素而趋向不稳定甚至中断,国内的供给仍然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nw9ZOyYcfL48yE7fCiW4g


关于我们|加入收藏|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1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累计访问量:14210214 访问量统计▶